发布日期:2025-08-05 21:05 点击次数:185
文/冯海涛 画作/范凤清
收藏市场的本质是什么?是“买卖”吗?不知我们的广大藏友可有考虑过。解读收藏,需要先了解收藏品和普通商品的区别,普通商品,很简单就是我们生活所需,有标准化定价,使用有着年限的消耗品。而,收藏品是需要具有稀缺性、文化性、传承性、创新性等属性。普通商品,就是市场上的买卖。可是,收藏品因为其需要具备的诸多条件,使其无法与普通商品一样来买卖,但是其又要有流通和交易的环境,所以,也必须要有一个买卖空间来承载。用什么来支撑收藏品的买卖呢?生态信任体系!何为“生态信任体系”?就是一个“让藏家敢买、敢卖、敢长期参与的信任基建”。要做到信任, 关键不是真伪,而是流通链条。不能出现藏家买后难卖,把一个收藏行为搞成“一次性消费”。所以,生态信任体系就是“收藏-交易-增值”的生态闭环。
范凤清作品
建立藏家交易环境是形成真正收藏市场的闭环,首先要了解藏家的核心需求。这个需求是在交易之上的一种身份归属!这个归属是身份的认同、知识的认可、资源的链接。而这些,都是需要环境的。藏家需要有与同好交流的空间,例如,通过展览、沙龙、线上社区等!在这里面的藏品展示,藏品互赏,知识交流等获得的身份和精神的归属感是藏家需要的核心。所以,只有建立藏家心理需求的交易环境,才能让“收藏”从个体爱好升级为社会化的价值流通行为。
范凤清作品
收藏市场是从散户交易到生态自循环的过程与结果。也只有形成了生态循环,藏品才能体现藏品的价值。交易的环境才能吸引到高级藏家入场,才会出现高端藏品。而做到生态自循环,就要围绕藏家的需求,搭建包含信任机制、专业服务、社群生态的交易环境。通过这个环境,再让收藏这个“小众的爱好”进化为“可持续的市场生态”。
范凤清作品
范凤清作品
范凤清作品
范凤清作品